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面试 - 面试热点 - 福建面试热点 - 正文

福建公务员2014面试热点: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来源:2exam.com 2014-5-17 16:18:18


【背景链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政府要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

2014年4月18日,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2013年度《中国质量发展观测报告》表明,我国总体质量指数达到及格水平,但政府质量公共服务仍然滞后,质量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是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市场发展动力仍然不足的突出表现。

武汉江岸区政务中心国土规划窗口首席代表陈慧丽,十年来为办事群众留下万张便民纸条,留下手机号码方便群众咨询,因而被誉称“纸条姐”、“最美基层干部”。

【标准表述】

[深入分析]

“纸条姐”的行为充分体现了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简单、质朴的行动诠释着公务员的职责,架起了党和群众间的连心桥。然而,从“纸条姐”走红的背后,依稀看到当前公共服务的短板。

群众办事时,常有因资料、证件不齐而往返多次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是办事部门对审批程序、所需证件资料等办事须知并没有以丰富的形式让群众充分知晓;二是办事所需证件和资料过多,有的证件或资料难以一时找到,有的群众觉得有的证件或资料根本不需要。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当前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强,需亟待加强。

做好公共服务,是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在上学、就业、医疗、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方面公共服务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中缺位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意义]

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分配制度改革和利益格局调整持续深化,社会阶层分化和流动加剧,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客观上要求政府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提供保障。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处于主导地位,为社会提供着核心关键领域的公共服务。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提高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有利于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切实维护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

有利于满足广大群众的多样化需求。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程度、教育水平、传统观念、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居民公共服务的需求层次和消费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公众需求日益呈现出层级化特征。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诸如供需结构失衡、服务效率不高、方式手段单一、公众参与不足等弊端,只有通过创新政府公共服务、加大对公共服务供给内容和形式的差异性的重视,加快推进政府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和方式转变,才能得以解决。

有利于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发生较大变化,不同群体获取公共服务和产品的能力出现较大差异,部分人群获得公共服务和产品出现一定障碍。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由于缺乏有效的需求表达平台及话语权,导致其公共服务诉求难以得到及时有效满足。因此,亟需通过创新公共服务保障其基本权益。

[措施]

一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当前,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政府投入不足;在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建设领域,政府投入过多。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应解决政府职责定位问题,以市场失灵作为政府行为的边界,注重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二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教育、就业、环境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具有区域溢出性,人们会“用脚投票”选择居住地区,此类公共服务应由中央政府主导提供。养老、医疗等区域性强的公共服务,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中央政府在财政补助、社会保险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支持。

三是政府间财力与事权的关系。针对各级政府间“财力上移,事权下移”和一些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寅吃卯粮”等现状,公共服务的支出重心应向中央和省级政府上移,逐步推广省直管县模式以及乡财县管模式。进而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按照公共服务属性和地方政府财力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